研学丨走近国博长江文化展——“江天万里”
2022-03-18 来源:
由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长江文化展在国博南3、南4展厅展出。公司组织设计部参观了国博推出的“江天万里”文化展,此次参观结合公司业务,为平面、空间设计等提供学习及参考思路。
本次展览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为基础,汇集300余套各类材质的长江文化代表性物证,以“横穿万古岁月流”“文明传承绵延长”“千年文脉润古今”“黄金水道通九州”“大江安澜丰碑立”五个单元全面展示长江的历史之久、人文之盛、生态之美、工程之巨,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坚定全民族文化自信。
整体上,本展览从设计形式到内容表现、造型与材质精巧合,“蓝色灯光装置槽”贯穿画面,材料工艺与设计实施精巧,这些精巧的设计手段在展厅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展览设计上,本次展览选取了“河流”作为主题,通过不同期河流上主导环境的变化曲线,形成一个从“自然—科技”的有序环境变化。展览从头至尾保持了流线型展墙设计,风格统一,借助国博和联合主办单位丰厚的文化底蕴得以展出丰富的展品。
设计元素上,采用古朴典雅的字体、颜色、造型等,呈现长江雄健有力的原始韵味,同时又关注细节,做到设计语素严谨统一,以今鉴古,以古知今。
展览特点:
一是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方面展示长江历史文化以及保护成果。
二是该展是以国家博物馆馆藏为主的原创性展览,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展品多样,较为全面的反映了长江文化的内容。其中,《长江图》《长江万里图》《乾隆十六年南巡各地详图》《滇南盐井图》等多件文物为近年来首次对公众展出。
三是该展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大运河文化展之后,中国国家博物馆提炼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又一重要尝试。
四是展览内容跨越年代较长,在展览设计上,本次展览选取了“河流”作为主题,通过不同期河流上主导环境的变化曲线,形成一个从“自然—科技”的有序环境变化。
展览的前言文采飞扬,有汉赋之风,长江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认同,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长江流域11省市,GDP总量占全国45%,人口占比接近40%……笔者还计算了一下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占比10615÷28761=37%,与GDP和人口同在四成左右。从这个尺度上看,水资源无疑是一个文明存在和繁荣的基础。《长江保护法》的出台真是深谋远虑的千年大计。
三峡工程,1992年人大批准,1994年动工,2003年蓄水发电,世界最大水利工程,移民一百万,电供十省市,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结合公司业务,公司以全新的视角就展厅定位、空间布设、展项展示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吸取案例优秀经验。参观活动更新了设计思维,拓宽了展览思路,在充分利用现代化展陈手段、在有限空间体现多层次的对外宣传展示内容方面衍生了新的思考,对形成科技感和文化特色相结合的展示风格上提供了全新启示。